這是我網路朋友damayata日前在大陸豆瓣上有感寫下來的,迴想比預期中大許多,她很意外.

我看了後也不禁汗顏,回想自己是不是也犯了這樣的錯----氣急敗壞地指責孩子不肯用功,孩子像個罪犯一樣,不論說什麼都被我一口堵回去.

damayata的回帖我印象很深刻------

2010-11-11 12:24:11: damyata-冬眠 (病的不輕)
  珊瑚,有次聽說兩個大學生跳樓了,一個老師就歎息說,什麼興趣班啊鋼琴啊奧數,都是扯淡,說跳就跳,那些班一個也救不了。

 

經過dama的同意轉po來這裡,希望我們的孩子,不管在哪一岸,都能多快樂一分是一分.

 

 

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標題出自歌詞)
2010-11-11 11:28:08


別緊張,我要說的不是昨天兩年半的那事兒。

 

反正我沒有見過一個國家這麼憎惡孩子,也知道那些躲過了三聚氰胺大頭奶粉神經病人而艱難長大的孩子,那些冒著大雨給傘下安坐的領導獻舞的孩子,那些在缺乏公平公正的教育體制和教育者歧視或寵愛下扭曲成長的孩子,如果沒能成功,最終毀了他們的也不是楊教授說的網癮。

 

言歸正傳,三件事:

 

第一是好久以前,一群同事在一起討論自殺的孩子,說有一個女孩,考上大學參加軍訓後給媽媽留書,說已經完成了你要我做的事,現在我該休息了,就自殺了。同事們都是媽媽輩,站穩了立場義正詞嚴憤慨難耐,說現在的孩子不負責任、自私自利,不體諒大人苦心。

 

荒謬地,我忽然想起THE VIRGIN SUICIDES裡的小女孩的台詞:"Obviously, Doctor, you've never been a thirteen year old girl.「(她們的死亡那樣莫名其妙又合情合理,籠罩在十幾歲那淡淡哀愁的記憶裡。)

 

也許我還沒有完全忘記青春期時候那種撕心裂肺的焦灼感,所以很難立即轉換立場和媽媽幫們一起抹淚罵不孝兒,」父母皆禍害「的話題著實上社會吃了一驚,我也常常游離在那個小組,時而以媽媽的身份看待孩子的自私,時而以孩子的眼光凝視父母的偏執,」理解萬歲「成了褪色的標語,雙方在各自壁壘中訴盡委屈卻愈發對立,誰之罪?

 

中國人務實,記得有次看雜誌,一個人說看《死亡詩社》到一半,去看《夾邊溝記事》,結果回頭看完電影,發現不但先前的感動都沒有了,連帶生出一種鄙夷和憤怒——那麼多人為了」生「而喪失尊嚴地掙扎,居然有人養尊處優,就因為自由意志的窒息而自己斷送了卿卿性命?不理解啊不理解,這大概也是現在眾多家長的困惑,給孩子優渥的物質條件,給孩子全心的關注,給孩子沉甸甸的愛……這些都是自己兒時無法想像的啊!當這一切換不回理想中的父慈子孝和樂融融時,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控訴在所難免,怒其不爭的憤恨油然而生,」狼心狗肺「!拍案而起。

 

其實,也許你只是沒有去理解孩子,一相情願把愛和付出當成了甜蜜的禮物,卻不知它也可能是無法負擔的沉重,是令人窒息的枷鎖,是你自私自利自以為是的樹立一個偉大的自我形象的需要而已。

 

第二也是好久以前,和丫頭逛完街在永和大王吃飯,旁邊桌來了一家三口,女孩大約七八歲。從落座開始就聽媽媽那快速而尖利的聲音,數落孩子,大意是:花了這麼多錢給你請老師……我和你爸這麼遠送你來……我們就一直等在外頭……都是為了你……你居然還不如上周……太讓我失望了……你太讓我失望了……

 

一句」太讓我失望了「大概重複了有十遍,孩子一直低頭不語,面來了,也不動筷子,中間隱約有抽泣,還有爸爸那低聲下氣兩頭討好的隻言片語。最後,媽媽氣消了些,說了句吃,孩子才狼吞虎嚥吃了起來,要知道那時已經8點了。最典型的是那個媽媽問孩子:今晚作業多嗎?

 

女孩細若蚊蠅:不多。

 

媽媽聲音一高:不多你不也還沒寫嗎?!

 

說真的,這一幕應該只是千萬家庭稀鬆平常的一景,但那天格外揪我的心。扭曲的不止一個家庭,一個朗朗成功了,千百個孩子因為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的示範而被傷害甚至被毀掉——至親的人忽然間變得猙獰而冷酷,你曾經是他們到處炫耀的驕傲,霎時間,他們會赤裸裸地告訴你,以你為恥,為你失望。他們口口聲聲說一切為了你成功,但他們表現得再明白不過,他們已經未經你的同意,把自己和你綁在了一起,你不但要為自己負責,你還必須背負他們人生他們的夢想他們的虛榮心,成功的對面不只是失敗,還有不孝,還有無情,還有自私,還有……還有太多太多你不想要的枷鎖。

 

百年前,一群江浙學子曾發起一場」非孝「運動,試圖將中國人從孝道的牢籠中解脫出來,百年後看,親情倒是淡漠了,道德倫理局部潰散了,而這枷鎖卻還依舊堅固,什麼時候解脫誰也說不上,反而見它越來越牢。

 

第三是毛丫的同學們,紛紛報了各種興趣班,以前驚聞一個不足四歲的小女孩竟然學了三門課外興趣,我像個少見多怪的土包子一樣感慨萬千了一陣。昨天和丫頭去跳舞,閒聊中才發現三、四門簡直是太普通了,基本人人如此,同去的一個伶俐的小丫頭,不足五歲,竟然學了九門課外興趣,包括:繪畫、英語、舞蹈、鋼琴、圍棋、科技等等等等!!

 

看來,獨二代來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也平方加強。

 

可是九門課,一周最少要十來小時,再加上她爸爸媽媽都比較忙,平時陪上課的都是爺爺奶奶,那麼孩子自己玩的時間呢,和爸爸媽媽玩的時間呢?我發現我這自由主義樂觀主義的腦袋,理解不了的問題還真多。

 

我是個好媽媽,但不是好老師,教丫頭認字,幾天之後就忘了繼續,給丫頭唸書,兩本之後就疏於堅持,和她一起畫畫捏膠泥,承諾的多,兌現的少,每週能有一次不錯了。唯一欣慰的是我倆每天有很多時間膩在一起,我給她做各種好吃的,或者摟摟抱抱,聊天閒談,從幼兒園的趣事,到回答各種古怪問題,有時候也會跟她解釋我們大人的生活,她懵懵懂懂的表示理解,但那表情,分明是同情我們如此無趣。

 

沒讓孩子上太多興趣班,主要還是覺得沒必要,其次,經濟上的考量,不願犧牲太多時間的私心(畢竟大多孩子幼兒園興趣班都是爺爺奶奶負責接送的)也都有。也忍不住會問,我是不是已經讓她輸在了起跑線上?她長大後會不會因為缺少某種技能專場而埋怨我?我這樣做,對嗎?

 

從有了孩子,我們其實每天都在問自己:我這樣做,對嗎?

 

很多時候,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要到她長大成人才會出現,無從驗證,沒法後悔,這就是為人父母的責任。但我們可以為了不做錯誤的選擇,而用孩子的童年做交換嗎?這個問題我現在回答不了,有誰知道答案可以跟我交流,我雖然堅持,但充滿困惑。

 

最後附記一下,昨天,我問三個小女孩,這麼多興趣班,你們都喜歡嗎?

 

學了九門課的女孩A搶著說:我都喜歡,但我最喜歡鋼琴、舞蹈和英語。

 

學了四門課的女孩B說:我喜歡鋼琴和舞蹈,還有畫畫。

 

學了一門課的毛丫同學說:我都不喜歡,我只喜歡玩。

 

 

我陪你好好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米酒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